热门搜索:
RCM基本概念和原RCM原则
RCM基本概念和原RCM原则
早在70年代以前,设备管理领域一直盛行事后维修(BM)的方式。它的主要特征在于机械设备纯粹是一种普通意义上的工具,平时不知道怎么维护,而且仅当机械故障出现时,以及直接导致作业功能不能实现为止,才进行简单而必要的修复措施,甚至直接弃之而更新。
进入70年代后,伴随着管理思想的革命,一种预防维修模式(PM)在**得到普及。它是对传统做法的一种革命,它的指导思想源于人们对机械设备的新的意义上的界定与认同,即机械设备已不是单纯地被视为一种普通意义上的工具,而是作为固定资产概念纳入了正常的财务管理。然而由于国家体制等个方面的不同,或行业部门的特点不同,在具体措施上也存有差别。
在这一时期,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国家的各行业,普遍采用定期维修保养模式。它以追求完好率为特征,根据传统经验统计制定出一系列保养周期和间隔规定,通过预防性维护保养达到预期目的。
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航空部门,出于对设备的安全考核,普遍采用一种状态维修(CBM)模式。它把同类故障率达到一定比例时,作为一类设备普遍故障规律,来确定它们的维修或零部件乃至总成与整机的更新期。
而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其它行业,更多地采用了一种所谓视情维修模式。尽管这种思想在当时看起来是先进的,因为它强调设备在有需要时才进行维修,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监测手段作支撑。它的维修标准含有较多的人为因素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,仅仅是定期维修与状态维修的简单结合,即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的前提下,某种设备一旦出现某种故障率比例,将对其它同类设备施行同等级别的维护,甚至更换部件。
随着八十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监测技术与仪器的发展,一些发达的先进国家开始采用预知维修(PDM)模式,并逐步在欧美国家得以普遍应用。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**了技术手段,其技术基础来源于失败部件所发出的信息,它可以使设备的技术状态随时可知,维修计划可以规划并预知,对生产影响可降至较小。
九十年代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,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脱颖而出,它们广泛采用一种主动维修(PAM)模式。这种维修模式的特点
在于通过先进的调查分析和科学的修理模式、纠错技术,显著地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。它从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同时人手,进行故障根源分析,采取严格的监测与纠错手段,明确和实施管理规范,加强对安装与操作过程的控制,贯彻可靠性工作,定期监测采样跟踪等,较大地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,提高了经济性。
近年来,部分发达国家进行在PAM实践过程中,引入了经济性的概念,进一步发展了一种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()模式,这是在主动维修(PAM)模式的基础上与改进性维修的结合,它合理地对关键部位加以区分,以可靠性为前提,以经济适用为原则,对故障类别、维修手段、是否进行改造进行分类,它以动态管理为主,充分发挥不解体检测、不解体保养技术特长,不断指导使用者采取措施,适时改善薄弱部件,使维修工作获得较大经济效益。